外部重组搁浅,但东风自己内部加快了改革节奏。
7月1日,在宣布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5天后,东风汽车披露了新公司首张成绩单:6月出货26089辆,同比增长76.3%;1-6月累计出货11.07万辆,同比增长43.7%。
奕派、纳米、风神三个品牌“握拳”之后,最新出货数据让人眼前一亮。
奕派科技,成为继岚图汽车之后,东风汽车集团在新能源转型期孵化出的全新独立作战单元。
这可能也是看到原计划的重组对象长安汽车旗下深蓝、启源和阿维塔之后,东风遭到了一些启发——打铁还需自己硬。
01
6月26日,东风汽车集团官宣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,通过聚焦整理商企、研发、生产、Supply chain、销售及服务等全价值链优质资源,全速推进东风汽车自主乘用车事业进步。
在新战斗队形下,风神、奕派、纳米三个品牌都将纳入新公司。
伴随自主乘用车业务独立,东风内部也可以开始我们的“赛马模式”,优胜劣汰。
—延伸阅读—
东风汽车集团就该自食其力
东风长安重组生变引股价巨震
东风汽车集团,机会来了!
02
6月,岚图汽车出货10053辆,同比增长82.5%。
虽然达成连续4个月出货破万,但环比增速依旧乏力,月出货量环比增长幅度只有两位数、甚至个位数,相比其他品牌,不难看出品牌进步正遭遇瓶颈。
大家都知道,岚图汽车目前销售量主要依赖岚图梦想家支撑;可鉴于MPV这一细分市场规模的相对局限性,与比亚迪腾势D9、别克GL8等实力不相上下的竞品,梦想家的领先优势并不是坚不可摧。
最近声量不小的岚图FREE+,虽然18小时小订突破1万台,但在7月12日上市后能否成为热卖还不能而知,毕竟在中大型SUV这一细分市场,商品已经很拥挤,热度能保持多长时间是个问题。
03
同时,近两年,30万以上的车型销售量出现负增长,而10万元以下的车型今年前5个月销售量大幅增长51%。
面对国内乘用车2023年前消费持续升级,2024年连续降级的客观形势;定位中高档的岚图汽车,突围的困难程度不小。
不是大家都能成为小米YU7。
6月,同为国家队成员的长安阿维塔出货10153辆,北汽极狐出货10352辆,广汽埃安出货27848辆,上汽智己出货6027辆......
不论内部,还是外部,岚图汽车可能已经感觉到了市场重压。
04
在中高档市场比不过阿维塔,在大众主流市场,东风却可以用奕派科技与深蓝再掰掰手腕。
当深蓝汽车6月凭着29893辆的出货量,在成绩单上赫然印上“央企新能源销售量冠军”的号码被封时,看起来特别高调,不知东风汽车集团会作何感想。
奕派科技的成立,或许会帮助东风汽车集团从长安汽车手中夺走冠军之衔。
痛定思痛,目前还为时不晚。
05
有东风汽车内部人士剖析表示,奕派科技将是一个真的的、彻底的、全价值链的汽车公司,从品牌、商企、研发,到采购、制造、销售、服务整套都是一个人说了算,“没理由可讲,所有成败都在自己”。
这就让奕派科技可以愈加独立,也能飞速响应市场需要和变化。
据悉,东风公司研发总院副院长汪俊君,将出任奕派科技总经理一职。
此次,技术出身的一把手显示出东风汽车对奕派科技研发资源的倾斜。据了解与乘用车有关的大多数研发团队,都会从研发总院中分拆出来,并入奕派科技。
就像东风汽车董事长、党委书记杨青对奕派科技管理团队提出的需要,“要守土有责,守土担责”。让“听见炮火”的人做决策,在公司内部形成责任闭环。
06
通过整理三品牌资源,奕派科技或有更高的自主决策权,从而提升市场响应速度,抢占主流市场。
相比之下,除去与华为、宁德年代联手塑造阿维塔,长安汽车非常早就已经将深蓝汽车独立运营,目前已经渐渐起势。
奕派科技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,是虽有奕派、风神、纳米三个品牌,但鲜有车型能持续维持月销过万,存在“多而不强”的局面,很难形成体系化竞争优势,特别是在8万~20万主流燃油和新能源车市。
因此,怎么样塑造热卖商品、提高品牌认知度是当务之急。
07
不难发现,近段时间以来,聚焦、整理成为中国主流上市车企/集团的高频词语。
比如:吉利汽车集团的大整理、广汽集团整理旗下自主品牌推广业务,成立自主品牌推广本部。
上汽集团最近更是将上汽乘用车、上汽国际、研发总院、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业务整理在一块......
在东风汽车集团与长安汽车重组中止的消息传出后,伴随长安汽车可能升级为汽车央企,东风汽车集团也加快了内部改革进程,防止在将来可能的重组中,沦为弱势一方。
从与NCIC投资公司)成立合资公司从事汽车出口业务,到大刀阔斧改革成立奕派科技进步自主乘用车事业,可以看到东风汽车集团的改变。
虽然两大要紧事件官宣后,东风汽车集团股价表现平平,但近期一段时间,包含申万宏源、瑞银证券等在内券商业机会构对其给予了积极评价。
Views of AutosKline:
2025年行已过半,根据规划,东风汽车今年要达成新能源汽车产销百万辆目的;悟了的东风汽车,要加紧追赶节奏了。
文字为【汽车K线】原创,内容参考素材来源于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信息;部分图片源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本号文章,未经授权,不能转载,违者必究。同时,文章内容不构成对其他人的投资建议!股市风险大,投资需小心